
一、寺廟放生池金頭閉殼龜1、放生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,因為通過放生不僅能夠為我們帶來好運和福報,使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時都能快速的解決,也能夠為我們增長功德和智慧,使我們在修行時更加的快速和專注,并且放生的好處還有很多。那么放生鯉魚的感應(yīng)是什么呢?2、
放生鯉魚的感應(yīng)3、大鯉魚是最有趣的動物。如果放他,他會報喜。我放的鯉魚其實不算多。但是卻有過三次鯉魚報喜經(jīng)歷。下面說說放生鯉魚的真實功德。第一次,我基本沒錢生活的情況下,夢到和父親,女朋友在長江游玩,有無數(shù)的大鯉魚在江里翻滾,都露著大脊背,我夢里想,我放的魚都長大了。然后半個月,我就進了一家高收入的機構(gòu)。第二次,我沒有工作的時候,心里比較迷茫,不知道自己目前應(yīng)該如何做。這時候夢到“地下的河里,有一些鯉魚,但是數(shù)量不算多,還比較小”。這是鯉魚告訴我,放生念佛還不夠,要繼續(xù),堅持,很快會有好果報的。第三次,我在單位做節(jié)目,去放鰻魚和烏龜,正在放,有一個大紅鯉魚突然從池塘吃蹦起,蹦得非常高,象在為我們的行為喝彩,也象在給我報喜。次日,我就得到意外收入然后很快得到更加意外的收入32000。再以后一個多月,又得到將近60000。經(jīng)常放生,這類事情真是遇到太多太多了。放生是布施之王,無論放什么動物,都同時具足了財布施,法布施和無畏布施。但是放各種具體的動物畢竟在細微的果報上有所不同,聽海濤法師講:”放泥鰍可以美容,使皮膚光華細膩;放烏龜可得安詳,且比放其他動物更加讓人長壽;放海螺得平安,心量大(因為海螺在海里生長,且每次放都是很多,會增加信心,知道自己有大福報);放青蛙,則自己的腿會比較有力(聽了開示才知道我小時候跑步就最差原來和我小時候殺青蛙有關(guān),而我胳膊力量很大,是大學(xué)鉛球冠軍,腿和手臂對比明顯);放蛤蟆可醫(yī)治皮膚病;放鳥類可使自己的身體輕盈;放蚯蚓可增加忍耐和適應(yīng)環(huán)境能力(要多帶自己的孩子去花鳥魚市場買蚯蚓呦);放老鷹會增加視野和膽色,氣魄;放鱔魚會學(xué)會感恩;放鯉魚會增加歡喜心,增加彈跳能力。放鴿子,算了。其他的動物大家可以自己發(fā)揮。總之別小看了這個秘密,絕對真實有效。4、死盡偷心,深信有借有還;搞大放生,突破心量極限,心量多大福分多大,我們在放生的時候,經(jīng)常贊嘆說:”功德無量”。但要放出慈悲心才真正功德無量。因為我們放得再多,也是”所滅罪如爪上土,未滅罪如大地土”。因為罪過是無量劫造成的,假使有體相者,盡虛空法界不能容受。但是借放生念佛,可以歡喜信入,激發(fā)體性,破除魔障,放生放到佛光普照,放到慈悲心激發(fā),才滅無量罪過,”如同健兒突圍而出,非復(fù)千軍能制”。有人問:”念佛不放生多好,還不用花錢。”但是不放生,就沒有內(nèi)財和外財布施;不得財富和健康報。同時念佛沒有助行——念佛是有多大心量得多大利益,而放生是不斷拓開心量,增長慈悲,大開布施之門的第一方法。開始放的幾次,會有好運臨頭,但是別急,以后就沒有,大約一年的積極放生,開始心想事成。如同積氣沖關(guān)。沒有感應(yīng),空空洞洞的感覺不要緊,那是在積累。到了一定的程度,歡喜心,慈悲心,舍心,自由的境界,健康的心態(tài)都會出現(xiàn)。所以說放生是人類的最好習(xí)慣。放生以前,念懺悔偈(以前所造的惡業(yè),都由無始貪嗔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從今我愿都懺悔),三歸依(歸依佛,不墮地獄,歸依法,不墮餓鬼,歸依僧,不墮畜生),再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佛號(根據(jù)當(dāng)時情況念多少聲),想象佛光照在你和動物上方。放掉,然后回向——“愿意把功德替所有眾生回向到極樂世界”。5、通過以上的講述我們可以知道放生鯉魚的感應(yīng),其實放生能夠讓我們的罪業(yè)和孽債得到消減,使我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應(yīng)手,而且通過放生還可以幫助我們增強定力和意志,使我們的的內(nèi)心更加堅定和清明。以上如有不正確之處請多多包涵。6、烏江那個地方,有個名叫劉仔細的人。他有一個魚池,到冬天,就在魚池中建一條土堤,然后把魚池的水都放到堤防的里邊,池中的水放干了就好捉魚。當(dāng)水放到一半的時候,劉仔細看到兩條大鯉魚,跳出堤防外面,然后又跳進里面,這樣跳來跳去好多次,他覺得奇怪,就走近看個清楚,看它們在做什么。原來這一對鯉魚,剛生產(chǎn)了幾百條的小鯉魚,小鯉魚聚在一個窟窿里面,它們還不會跳,所以出不去。假如水再繼續(xù)放干了,它們都會死掉,所以鯉魚爸爸、鯉魚媽媽,就用嘴巴銜著小鯉魚寶寶跳到有水的一邊去放,然后又跳進來,再銜其它的小鯉魚,就這樣奮不顧身地跳進來,跳過去,往來救它的孩子們。即使自己可能陷在死地,也在所不惜。劉仔細看了好久,心里十分地感動,很心酸地嘆息,于是就把土堤拆掉,放了所有的鯉魚。7、我們都有家庭,有父母、兄弟、孩子。同樣地小動物也有妻子、孩子。我們都希望一家骨肉能夠平安、和樂地團聚。小動物們又何嘗愿意骨肉分離呢?想想這二條鯉魚救孩子的一片苦心,還是放它們歡歡喜喜回到水中悠游吧。很久以前,當(dāng)我剛知道這個故事時,每次在聚餐桌上看到有魚,無論是煎的或煮的,就不禁會想到這二條大鯉魚,鯉魚爸爸、鯉魚媽媽,想著盤子里這一條魚不知道是爸爸還是媽媽?倘若是媽媽,現(xiàn)在爸爸和孩子們可能都抱頭痛哭了吧。假如有一天,我放學(xué)回家,發(fā)現(xiàn)我的媽媽被砍成一塊又一塊放在鍋子里,那該怎么辦呢?實在不敢想下去,好可怕??!也好可憐。而幾乎每家人家的餐桌上,每一道菜的背后,都隱藏了好多這樣生死離別,充滿眼淚的故事。在喜慶宴會的時候,更是如此。我不知道,像這樣有好多悲慘的生死離別擺在桌上,怎么會叫做喜慶呢?怎么是吉祥呢?8、有位教授,他有個讀小學(xué)的孩子被綁票了。因為我沒有看報的習(xí)慣,所以本來不知道這件事,只覺得那一天,教授雖然還是很平靜,很負責(zé)地來看病人,但是,我真的沒有見過他那么蒼老又憔悴。后來有一位同事,就請問他說:“教授,你孩子還好嗎?”他點點頭說;“孩子被綁票后差點撕票了,后來,孩子是被拋棄在一個荒山上,警方費了好多心力,才在山中把孩子找出來。”我們可以想象孩子被一群人綁走了,不知道要把他抓到哪里?那時候內(nèi)心的恐懼,也可以想象,孩子的媽媽是如何流淚、發(fā)抖、祈禱孩子平安,日夜難安。連一向最平靜、穩(wěn)重的教授,都不禁憔悴了。9、我們是否想過,漁船在大海中,把漁網(wǎng)撒下去,一群魚就會網(wǎng)中,就這樣和它們的至親好友生死永別了。妻子在網(wǎng)外面,看著丈夫遠去,永不復(fù)返是如何哀嚎。孩子看著媽媽被強虜去,是如何害怕、哀傷。假如知道媽媽被抓去切成一塊、一塊的,用火燒,那是不是會像武俠小說常常寫的,天涯海角要去報不共戴天,殺父、殺母之仇呢?魚媽媽假如在網(wǎng)外面,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被綁票了,怎么不肝腸寸斷,大叫“還我孩子來,還我孩子來呢?”這景象總使我想起戰(zhàn)爭片中,戰(zhàn)火連綿,敵軍入城強虜豪奪的場面,一片哭叫、凄慘、血肉模糊。
難怪祖師說:“假如要了解世界上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戰(zhàn)爭?只要去聽聽夜半屠宰場的聲音就知道了?!?/strong>10、記者一走進鄧怡家,就被魚缸內(nèi)的各種不知名魚類吸引住了。其中,有一種小魚色彩艷麗,叉形的尾鰭在燈光下閃耀著金屬般的光澤。鄧怡說,這是叉尾斗魚,在福州的一些淡水區(qū)域有分布,魚體顏色會隨著棲息環(huán)境以及狀態(tài)的改變而發(fā)生改變,或紅或藍,又似火焰,因外形美觀而享有“天堂魚”的美譽。二、法師講放生得福故事1、叉尾斗魚不僅“顏值高”,還“接地氣”。在資深養(yǎng)魚愛好者眼里,這種魚有“福州人的性格”:愛拼,顧家。2、“兩三條放在一起必定相爭,四五條放在一起則會產(chǎn)生一條‘魚霸’,統(tǒng)領(lǐng)這個魚缸,斗魚其實是在爭交配權(quán)。”鄧怡說,單養(yǎng)的斗魚會優(yōu)于混養(yǎng)的,一個方缸養(yǎng)一條斗魚,最多時他家里放了40個魚缸。3、“它改變了我,我也改變了它。”鄧怡告訴記者,他今年36歲,目前從事保險工作,2008年開始養(yǎng)魚,之前是一名沉迷于游戲的“宅男”?!坝幸换?,朋友帶我去撈魚。撈到斗魚后,我就被它的‘顏值’吸引,慢慢開始養(yǎng)了起來,經(jīng)常與朋友交流養(yǎng)魚心得,對游戲的興趣也轉(zhuǎn)移到了養(yǎng)魚上?!编団f,時間一長,他也養(yǎng)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,因此家里人也支持他養(yǎng)魚。4、此后,鄧怡不斷研究斗魚的生長與繁殖,至今已培育出幾代雜交的斗魚,體形更大、顏色更鮮艷、抗病能力更強。5、從沙粒般的魚卵,到芝麻大小的魚苗,再到七八厘米長的小魚,保育時間需要八九個月,他如同“魚爸”般細心呵護。等這些斗魚保育成功,他就會拿去放生。7年時間里,他花費了數(shù)萬元,放生的原生魚也多達上萬條。6、鄧怡表示,福州原生魚除了常見的叉尾斗魚外,還有比較稀少的蝦虎魚、??、吸鰍魚、寬鰭?等。7、“我們平時會去福州的各大公園以及永泰、閩侯等地的湖泊、稻田、池塘,采集一些種魚進行保育。近幾年,有的采集點已經(jīng)被人為開發(fā)成工廠、養(yǎng)豬場,部分水域被污染,甚至可見漂浮的農(nóng)藥瓶,魚群的密集度降低,一些點再也采集不到原生魚?!编団f,水源污染、電魚、毒魚是原生魚的三大威脅。8、“我們每年都堅持在森林公園等水域進行放生。”鄧怡說。資深養(yǎng)魚愛好者盧先生表示:“放生的都是原生魚,即福州土生土長的魚種。野采、放生也遵循適量的原則,如采集30條,放生300條﹔采集點都會保密,以防有人大肆捕撈﹔遵循的是放歸的理念,即將野采并繁殖的小原生魚放歸到原棲息地,從而避免破壞當(dāng)?shù)氐纳鷳B(tài)環(huán)境?!?、鄧怡告訴記者:“放生一年后,一些原本沒有斗魚的水域發(fā)現(xiàn)了斗魚,說明放生是有一定效果的?!?0、會,但是放一次不能消掉累生累世的業(yè)障,可能連今生的都消不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