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種瓜的營(yíng)養(yǎng)功用與養(yǎng)療便方
秋后的茄子不適宜多食;體質(zhì)虛冷、脾胃虛冷、慢性腹瀉及肺冷者不適宜食。
【養(yǎng)療便方】
1、治各類癌癥痛苦悲傷:與老黃大茄子內(nèi)種子成熟者1個(gè)(約150克),洗凈切成厚片,焙干研終備用。每天3次。
2、止痛消腫,治肥胖、便秘:與茄子350克,香菜30克,韭菜50克,香油、芝麻醬、精鹽、味精、蒜泥各適當(dāng)。先將茄子削蒂往皮,洗凈,切成0.3厘米厚片,放入碗內(nèi),上鍋蒸25分鐘,與出晾涼,往干水分;香菜、韭菜洗凈,切碎,于沸水中稍過(guò)一下;然后與香油、蒜泥、精鹽、味精、芝麻醬一同放進(jìn)茄子碗內(nèi)拌勻,便可食用。
3、治血虛,精神衰弱,冠心病:與嫩茄子500克,香菇30克,生姜1塊,蔥2棵,食用植物油、香油、蒜蓉、精鹽、味精、素鮮湯各適當(dāng)。先將嫩茄子削蒂、往皮、洗凈,用刀將茄子豎切成4瓣(近蒂處要相連);香菇浸泡,往蒂洗凈;生姜往皮洗凈,用刀背拍松;蔥洗凈切成段;然后將香菇安排大碗底部,上面再放茄子,插手精鹽、味精、素鮮湯、姜塊、蔥段,淋上食用植物油,上鍋蒸透后與出,揀往姜塊、蔥段,插手蒜蓉、香油拌勻,便可食用。
九、葫蘆瓜
【根源】葫蘆科植物瓠子的果實(shí)。
【別號(hào)】壺盧、瓠瓜、瓠子、蒲瓜、長(zhǎng)瓜、天瓜、甘瓠、腰船、龍蜜瓜。
【有效成分】每100克葫蘆瓜中含蛋白質(zhì)0.7克,脂肪0.1克,碳水化合物2.8克,粗纖維0.8克,灰分0.5克,水分95.5克,鉀87毫克,鈣16毫克,磷15毫克,鐵0.5毫克,鋅0.14毫克,鈉0.6毫克,鎂7毫克,錳0.08毫克,銅0.04毫克,硒0.49微克,胡蘿卜素40微克,維生素B1 0.02毫克,維生素B2 0.01毫克,尼克酸0.5毫克。
【性味功用】性平、滑,味甘,具有清心熱、潤(rùn)心肺、除煩渴、利小腸、利水消腫、通淋散結(jié)等功能,適用于消渴、煩熱、黃疸、水腫、熱毒瘡瘍、淋病、癰腫等癥。
【宜忌】陽(yáng)虛或脾胃虛寒泄瀉者不適宜多食。
【養(yǎng)療便方】
1、消暑生津,清肝明目:與葫蘆瓜1~2個(gè)(約600克),夜來(lái)香花25克,先將葫蘆瓜洗凈,連皮切成厚塊;夜來(lái)香花去蒂,用鹽水洗凈;將葫蘆瓜、參加凈水1500毫升,武火煮沸后,改用文火煲半小時(shí),再下夜來(lái)香花,調(diào)入適當(dāng)食用鹽及生油,便可食用。
2、治心煩失眠,口舌生瘡:與葫蘆瓜1~2個(gè)(約750克),燈炷花10扎,先將葫蘆瓜洗凈往蒂,切厚片;燈炷花洗凈;插手凈水1000毫升,武火煮沸后,改用文火煲半個(gè)小時(shí),調(diào)入適當(dāng)食用鹽及生油,便可食用。
利尿祛濕,治糖尿?。号c鮮葫蘆瓜1~2個(gè)(約500克),玉米心、玉米須各50克,陳皮少量。先將葫蘆瓜洗凈削皮,切成塊狀;玉米心、玉米須、陳皮洗凈;一同放進(jìn)瓦煲內(nèi),到場(chǎng)凈水1000毫升,武火煮沸后,改用文火煲半小時(shí),調(diào)入適當(dāng)食用鹽及生油,便可食用。
十、白瓜
【根源】葫蘆科植物白瓜的果實(shí)。
【別號(hào)】稍瓜、生瓜、越瓜、酥瓜。
【有效成分】每100克白瓜中含蛋白質(zhì)0.9克,糖2.9克,鈣24毫克,磷11毫克,鐵0.2毫克,胡蘿卜素0.02毫克,維生素B10.02毫克,維生素B20.03毫克,尼克酸0.2毫克;熱能62.7千焦。
【性味功用】性冷,味甘,具有利小便、解熱毒等成果,適用于煩熱口渴、小便倒霉等癥。
【宜忌】宜炎天食用。
尿頻者忌食。
【養(yǎng)療便方】
1、祛暑利水,清熱化痰:與白瓜500克,紫菜15克,綠豆粉絲60克,生姜2片。先將白瓜洗凈,往瓤、籽后切片;紫菜、綠豆粉絲浸泡,洗凈;然后將白瓜、生姜放入瓦煲內(nèi),參加凈水1000毫升,武火煮沸15分鐘后,綠豆粉絲稍煮片晌,再下紫菜煮沸,調(diào)入適當(dāng)食用鹽及生油,便可食用。
2、補(bǔ)腦益氣:與白瓜500克,松子肉50克,蒜茸、醬油、淀粉、白砂糖適當(dāng);先將白瓜洗凈,去皮瓤,切成粒;松子肉用清潔濕布抹過(guò);然后燒熱油鍋,下白瓜粒煸炒至熟,鏟起;再下生油、蒜茸爆炒,將白瓜?;劐?,加松子肉、白砂糖一同翻炒,便可食用。
3、治身熱口渴,頭重疲倦,小便短赤:與白瓜500克,紫菜15克,綠豆粉絲60克。先將白瓜洗凈,往瓤、子,切片;紫菜浸洗凈;然后燒熱油鍋,參加白瓜和適當(dāng)凈水,武火煮沸15分鐘后,粉絲稍煮片時(shí),再下紫菜煮沸,調(diào)入適當(dāng)食用鹽及生油,便可食用。
十一、節(jié)瓜
【根源】葫蘆科植物毛瓜的果實(shí)。
【別號(hào)】毛瓜。
【有效成份】每100克可食部含水分93.8克,蛋白質(zhì)約0.7克,碳水化合物3.4克,膳食纖維1.2克,尼克酸0.4毫克,維生素C39毫克,維生素E0.27毫克,鉀40毫克,磷13毫克,另含有維生素B1、鎂、鐵、鈉、鋅等成份。
【性味功用】性平,味甘、淡,具有消暑清熱、養(yǎng)胃祛濕、滌穢下氣、利水消腫等功能,適用于水腫、腳氣、脹滿、喘咳、暑熱抑郁、瘡瘍癰腫等癥。
【宜忌】宜炎天食用;肥胖癥、糖尿病及高血脂病人宜多食。
脾虛胃冷者慎食。
【養(yǎng)療便方】
治暑濕煩熱諸癥:與節(jié)瓜1000克,赤小豆、薏米各25克,生姜3片。先將節(jié)瓜刮皮洗凈,切成塊狀;赤小豆、薏米洗凈,稍浸泡到場(chǎng)凈水1500毫升,武火煮沸后,改用文火煲1小時(shí),調(diào)入適當(dāng)食用鹽,便可食用。